兴济,因河而兴,因商而兴,是历史上重要的水陆码头。而这里出产的“一白一黑”更是久负盛名。“白”指的是草帽辫,本报7月19日《百年兴济草辫厂 曾连续5年出口创汇超百万美元》一文曾详细报道。“黑”指的是用来做刷子的猪鬃。“一白一黑”并驾齐驱,曾创造数千万元的出口外汇。

  61岁的孙侃熙是老字号“源盛长”的第四代掌门人,靠着祖辈留下的制作毛鬃的手艺,孙家的毛鬃厂蒸蒸日上。后来,公私合营,国营兴济毛鬃厂正式成立,孙侃熙曾任副厂长。毛鬃厂兴旺时,每年创汇四五百万美元。虽然如今已经倒闭,但依然承载着兴济人的温暖回忆。

  民国《沧县志》载:“猪毛绳,刷子猪鬃为之。”民国《青县志》载:“猪鬃、猪毛,鬃贵,毛贱,以人工爬梳,等其参差,作束实箱,行销欧美。”

  兴济镇的猪鬃加工起源于 1920年左右,当时有兴济人外出谋生,在河北省丰南县(今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镇猪鬃加工作坊学艺后,把猪鬃加工的技术带回了兴济。开始只有少数经营者,销路靠挂胥各庄,遇到技术难题仍需从那请师傅指教。后来,兴济人靠着勤劳和智慧,猪鬃加工技术逐渐成熟,企业慢慢的变多,规模也慢慢变得大,产品对接天津外贸客商。新中国成立前,在兴济镇专门从事这一行业成规模的企业、作坊、店铺就有12家。“源盛长”就是这里面之一。

  说起自家的毛鬃厂,孙侃熙难掩自豪。“源盛长是由我曾祖父孙德正创建的。运河的便利,促进了兴济的商贸发展。这里商贾云集,众多商家都有自己的名号,达60多家,涵盖了衣、食、用等所有的领域。也因此,兴济有小天津卫之称。”

  孙家的“源盛长”毛鬃厂,虽然比不了规模较大的“宝泰昌”等大商号,但也一直蒸蒸日上。到孙侃熙父亲这一代,还在天津开了一家银行。

  “银行,过去叫银号,如果家里没有点黄金,是开不起来的。”他说,靠着毛鬃厂起家,孙家曾富甲一方。

  新中国成立后,国营兴济毛鬃厂建立,厂址位于运河边上董家酒坊的东院,西院则是兴济草辫厂。后来,草辫厂迁址,毛鬃厂扩大到了整个东西两院。到了1958年,一些个体店铺统一被兴济毛鬃厂合并,国营兴济毛鬃厂正式成立,人员多达200余人,是兴济最有影响的企业之一,归属沧州地区外贸。

  孙侃熙19岁进入兴济毛鬃厂工作,一干就是36年,后来担任副厂长。他说,毛鬃厂最兴盛的时期是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世界各国产的各种刷子,用的几乎都是中国的毛鬃,以猪鬃为主。兴济毛鬃厂每年至少生产1000箱,最多时达到2000多箱,每年创汇四五百万美元。

  在孙侃熙看来,兴济毛鬃的畅销不无缘由。一方面得益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则是优越的地理位置。

  “兴济镇的猪鬃加工,最开始完全靠手工操作。先将从农村收购来的猪原毛拣净杂质,用水沤泡,然后用梳子梳成毛绺,放入碱水或洗衣粉水中洗净,经高温消毒,最后分路拔活、揉活,再通过配活、捆活、修活等10道工序,做成成品,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成品要根梢分清,把匀把紧,整齐美观。后来,技术成熟了,便成了流水作业,但兴济毛鬃的名号一直响亮。”孙侃熙说,用兴济毛鬃制作出来的刷子既结实耐用又光滑顺溜,还不掉毛。

  地理位置就更不必说了。依托大运河,一箱箱毛鬃产品在兴济码头驶出,运抵天津,再从天津销往苏联、日本、英国、法国、荷兰、丹麦、比利时等诸多国家。

  毛鬃厂不仅让兴济声名远扬,也解决了本地人的就业问题。孙侃熙说,厂子兴旺时,员工达300多人,员工们的待遇也令人羡慕。不仅过年过节给员工们发米面油,后来还给员工盖起了宿舍楼。

  到了1990年左右,由于出口渠道不畅,直接引发了兴济毛鬃业的衰落。加工规模上不去,价格上不去,而工人工资等成本直线上升,毛鬃厂难以为继。2000年,兴济毛鬃厂即宣布倒闭。

  毛鬃厂关闭了,但兴济的毛鬃业并没有消失。上世纪90年代,围绕毛鬃业的深度加工开发,外资企业、个体企业逐渐崛起,加工化妆用的各种笔刷。百年的发展历史,兴济镇如今慢慢的变成了全国著名的毛鬃加工基地。

  兴济人的记忆,离不开商船,更离不开运河。南来北往,舟楫如云,运河,孕育了蓬勃发展的经济,也给人类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上一篇:【48812】织采为文其价如金——把美搬到丝绸上

下一篇:【48812】2024我国纺联大湾区纺博会将于6月5日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