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公众开放首日,在国博展览现场,一场时装秀穿越了40年时空,勾起观众无数回忆。京报集团记者 武亦彬/摄

  ▲在那个票证时代,有钱没票是买不了布的,更别提穿好看的衣服了。2005年3月19日,改造升级重张后的新秀水第一天开业,新朋旧友继续在这里编织自己的服装梦。(资料图片)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唐代诗人鲍溶用这样的诗句,赞美母亲像春蚕吐丝那样为子女殷勤操劳。40年前,谁家没个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母亲?而今,家里的缝纫机早就成了古董,针线筐也束之高阁。商场里、网站上眼花缭乱的成衣让人目不暇给。

  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迫,到满街“蓝、黑、灰、绿”的“主旋律”,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喇叭裤”“红裙子”“健美裤”风行一时,北京人身上的衣服从灰蓝白到色彩缤纷,从呆板到个性,从闭塞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自家出产到网上淘宝……服装,无疑是时代变迁最直观的元素。

  在很多“老外”眼中,与长城、故宫、天坛齐名的,在北京还有一个“秀水”。40年前,这里不过是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的一片地摊儿,如今却慢慢的变成了全中国数一数二的明星市场。

  1978年底,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一些有生意头脑的北京人,提前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当年下乡返城后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成了在这里“练摊儿”的主力。

  因为这里靠近使馆区,外国人多、销路好,所以摊主们就在这里摆卖工艺品、日用品、水果、土特产。蹩脚的英语夹杂着京片子,连带着手舞足蹈的身体语言,蘸着口水捻过的外汇券儿,板儿砖录音机里刺刺拉拉的流行歌曲……如今看来有几分可笑,但正是秀水市场最初的“日常”。

  随着时间推移,秀水街让外国人的认可度慢慢的升高,这片地摊的生意慢慢的变好,慢慢的变多的人加入到摆摊行列。同时,这里销售的商品范围也慢慢变得广,从日常杂货逐渐扩大到服装鞋帽。然而,这些自发形成的摊点不仅严重堵塞长安街沿线的交通,也给市容卫生、社会治安带来了问题。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办事处决定把商贩引到秀水东街内经营,并于1985年8月成立了秀水集贸市场,自此,秀水街正式得名,其销售的商品也逐渐由日用品转变为以服装为主。

  老秀水街的条件十分艰苦,仅200多米长的胡同聚集了250多个店铺,市场内的中间通道仅有3米多宽,每天的客流量达上万人。据商户回忆,当年全是露天经营,夏天摊主都是一身臭汗,冬天最冷的时候耳朵都能冻伤。而且消防问题不过关、店铺密集、通道拥挤,加之下水道年久失修沼气堆积,“点个烟头就得上天”。停车场、卫生间等服务设施一个都没有,整个市场靠天吃饭,冬天下午4点多就得闭市。

  200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老秀水”拆迁改造建起了“新秀水”。新老交替时,也是秀水街发展遇到巨大困难和改革阵痛之际。一方面,商户们对拆迁改造的不理解,另一方面,对到新秀水街后建章立制等市场规范化管理的不适应。如今,再回头对比新旧秀水街,新秀水街的规范化管理结束了老秀水消防交通“高危”和知识产权方面“冒牌”时代,告别了老秀水市场风吹日晒的经营环境。

  如今,秀水街经历了九次大规模改造升级,通过一次次“换人、换血、换基因”,引进了大批自主品牌、原创设计的厂家和产品,原创设计、私人订制、自主品牌、高品质商品、时尚买手店等,已成为秀水街的新名片。老秀水街过去纳税一年不到100万元,就业不过千人;新秀水街建成后每年向国家纳税过亿元,解决上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有千万人次的客流量。各国政要、文体明星,秀水市场成了北京最容易“撞星”的地点之一。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贺阳生于1963年,在她的童年记忆里,人们的衣服款式普通,男女都一样,颜色朴素暗淡,大多是灰、黑、绿。“我妈妈是演员和歌手,也喜欢美术,就买裁剪书照着给我做衣服。当时布料不好看,她就买深红色带提花的头巾拿来做衣服。但小时候不敢穿太漂亮的衣服,因为大家都不穿,只有我一个人穿就显得很奇怪。”

  贺阳说,当时买布要用布票。布票不够用,就只能老大的衣服穿完给老二,再传给老三,传下来的衣服经常打着补丁。“有一次,妈妈买了蓝布给我做了一套一字领的衣服,虽然现在想起来很简朴,但当时感觉新衣服特别美。”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颜色鲜艳、质地轻柔的“的确良”出现了,这种质感和棉布质感完全不一样的布料很受欢迎,“当时我妈妈去外地演出,买了淡粉、淡绿色的印花的确良,给我做了裙子,很美。”

  改革开放后,人们衣服的色彩鲜亮起来,款式也更为丰富。人们的思想更开放,不少爱美的年轻人将原来的裤子改成流行的喇叭裤。贺阳说,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曾经流行穿军装和军大衣,“当时有朋友送了一件军装女上衣,部队的服装有号码,版型和面料同市面上的衣服也不一样。穿上感觉太漂亮了。”她说,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大家纷纷效仿军大衣做毛料呢子大衣,款式很时髦。随着女性越来越独立,在法国、香港等地流行的“男式风格女装”也随着影视剧渐渐传入中国内地,当时很多女装都带垫肩,显得有型。20世纪90年代至今,人们的衣着风格跟着国际流行走,时尚循环反复,比如紧身裤,阔腿裤等近几年也重新流行起来。

  贺阳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穿衣品位也在不断的提高,更加追求舒适度、简约和个性化,大家从趋同转为区隔,就是不与别人雷同。

  从20世纪90年代到进入21世纪开始,“人们觉得羊绒衫、裘皮大衣等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再后来,大家都喜欢穿名牌、穿大牌,Logo很大那种,也有人追求爆款……现在衣服不仅仅是财富的表达,也是品位的表现。很多人不再追求昂贵和名牌,而是喜欢小众、有文化感觉的服饰,通过合理的搭配彰显自己的品位。“谁再穿一身大牌或裘皮的衣服,反而觉得土。大家都开始注重衣服的舒适实用性,比如有抗皱功能的精纺棉和麻质的衣服。”

  贺阳说,从她本身作为服装设计师来讲,刚刚改革开放初期,她有些“崇洋”,觉得外国传进来的衣服款式好看、新鲜,1984年考入大学后,接受的也都是西式的服装设计教育模式。“后来,我也慢慢研究中国传统服饰和民族服饰,并在北京2008奥运会奥运制服及火炬手服装设计时融入了中国元素。”她说,两次APEC会议的领导人服装也融合了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很受瞩目,让大家探索到中国服装也很有特点。“很多人愿意穿,这也可成为一种流行。”

上一篇:【48812】电影票房好不好股民也很操心

下一篇:【48812】江苏阳光集团:把生态作为开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