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其上业主要是钢材、石油、有色金属、天胶、布料及其他材料行业,下业主要是整车装配行业和维修服务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状况主要根据下游整车市场和服务维修市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整车消费市场和服务维修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且发展的新趋势良好,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向专业化方向转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100万辆,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211.68万辆,同比增长14.76%;销售汽车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延续2012年发展形态趋势,保持平稳增长。汽车产销稳中有增,大公司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汽车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

  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车辆保持迅速增加,至2013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突破2.5亿辆,其中,汽车达1.37亿辆,扣除报废量,增加1651万辆,增长了13.7%,占全部机动车比率达到54.9%。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越100万辆,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 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汽车数量超越200万辆,北京市汽车超过500万辆。

  我国巨大的整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的提高正吸引慢慢的变多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进入中国。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湖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五大板块,整个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部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实力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一些在细分市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2013年年底,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出版了《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报告2013》。《报告》显示,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业盈利性稳定在高位。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2年与2013年的息税前利润利润率都为6.5%。供应商获利最大的领域为底盘、传动系统与轮胎,而内饰部件领域利润却会促进萎缩。技术上的含金量高,高的附加价值带来的高利润,突出地表现在底盘、传动系统及轮胎行业。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汽车后市场规模巨大,利润不断攀升,很多产品如轮胎在后市场上的利润远高于整车市场。在利润的驱使下,国际零部件企业如博世、电装、大陆等也纷纷加快进驻中国售后市场的步伐。

  根据2013年末74家在沪、深股市上市的零部件企业三季度报来看,7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总营业收入约为2522.38亿元,超7成的企业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稳定增长。由此可见,目前中国供应商的利润较高,但是未来面临的挑战也很多。

  全球汽车行业的整零关系分为三类,一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平行发展模式。零部件企业独立整车企业之外,零部件企业自由竞争;二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塔式模式,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是利益共同体,会有很强的资本合作伙伴关系;三是中国最早的一汽、东风公司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即零部件附属于整车企业,目前在中国现在仍有部分企业是这种模式。然而整零关系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现在欧美企业也是特别强调整车和零部件共同合作的关系;在日韩整车企业中,也有全球化采购零部件的倾向。现在,整车厂对零部件提出慢慢的升高的要求,未来整车厂所要求的零部件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零部件供应商,而是能够给整车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特别对供应商系统的集成能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零部件企业在先进的技术开发的早期,就与整车厂进行非常紧密的合作,在经营发展上,互相支撑。从长远战略上,他们之间是共创未来的关系,为整零企业创造了和谐发展环境和广阔空间。

  中国财政部等部委于2014年2月8号联合发文明确,将现行补贴推广政策执行到2015年12月31日,并对2014年和2015年的补助标准作出调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补贴政策,以保持政策连续性,加大支持力度,以此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节能减排。同时,财政部近日还公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支持沈阳、长春等12个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按照单个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测算,预计未来两年新增推广规模约6-8万辆。加上第一批示范城市累计推广量25万辆,未来2年内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将超过30万辆。即便考虑政策执行力度等因素,预计未来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增速仍有望超过100%。这一政策将积极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促进零部件产业向节能型和环保型、高技术型和高质量型发展,同时积极地推进品牌战略建设和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购车者对产品的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主机厂对零部件供应商技术实力与生产管理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汽车“三包”等政策的实施使产品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后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承担更大的风险。那些研发能力更强、管理上的水准更高的零部件公司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竞争实力较国际巨头仍有差距,但在一些细分子行业中,国内零部件公司已取得突破,更为广阔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市场已打开。

  随着对汽车安全、舒适及环保要求的提高,汽车智能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如何通过电子技术提高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成为整个行业的热点。根据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在4G/LTE与云端技术成熟下,今年全世界汽车电子产业爆发,产值年增7%,达2050亿美元,至2020年前都将维持平均8.5%的增长力度。目前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际零部件巨头手中,汽车电子以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实力最为薄弱的一环,由于开发难度大,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高,国内大部分市场被外资占据,自主品牌仅在车载导航,影音播放等低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品牌零部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中国品牌零部件质量水平与外资企业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有待逐步提升。由于部分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仍停留在粗放式的传统管理生产方式阶段,缺乏对工艺系统研究和持续改进,过程控制能力不够,质量不稳定,产品一致性差,很难形成高质量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发展,除了拼产品技术创新,更要在产品质量上多下功夫。

  行业发展,标准先行,汽车零部件行业标准近年来逐渐完备,让人们看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希望。2013年出台的多项利好政策也在有力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发展。2013年8月26日,五部委发布《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宣布开展“以旧换再”试点工作,将再制造发动机、变速器等产品列为重点项目。9月16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北京-西藏行”启程,通过实际道路 测试,检验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质量。11月21日,工信部印发《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与此同时,2013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多项标准发布或指定。3月1日,《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此外,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已基本制定完成,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将于2015年实施。

  产品技术实力是公司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核心要素。国外零部件企业的实力来自于巨额的研发投入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国内企业在这方面一直有所欠缺。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普遍采用“来图加工”的模式,即汽车厂商将产品数据和图样提供给供应商,后者按照图样进行生产制造。多数企业没有完全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商品市场大多为中、低端,高端很少;在汽车电子电控技术方面,尤其涉及动力系统、油耗、排放、安全等电控零部件方面技术落后,部分领域空白。面对未来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及节能、环保、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要求零部件企业不仅拥有基本的开发能力,还应拥有超前技术开发能力。为此,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将受到更大考验。

  但随着汽车零部件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国内零部件企业逐渐加大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根据中国汽车报整理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排行前30名企业的2012年报中有关研发投入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2.70%,投入金额平均为2.44亿元。其中,潍柴动力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4.14%,总金额19.96亿元。云内动力2012年研发投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2.15%,还加大了对“D25TCI电控共轨项目”、“欧5柴油机开发”等研发项目的投入。研发投入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近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如缸内直喷技术、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双离合变速器技术等,近几年涡轮增压技术也得到不断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时期,建设汽车强国将上升成为国家发展的策略。绿色、环保、高效、安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为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提出了要全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协同整个汽车工业转型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将紧紧围绕零部件发展的策略、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政策研究、技术创新、标准法规、整零合作、共性平台建设、产业国际化、产业集群发展和行业务实服务等方面努力。(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事业部 王宇)

上一篇:【48812】轿车配件职业上市公司股票名单收拾好了!(202464)

下一篇:2024-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